
商业合作、项目咨询 、教育政策、教师求职、名师交流、教育动态,扫上方二维码添加小助理 ,备注相关需求 。
一定要备注哦!
信息较多,可能回复不及时。
请等一等小编,我一定会加上您的!
随着新学期的到来,备受关注的高考录取工作也终于尘埃落定。连日来 ,多所高校通过各种方式梳理 、介绍今年新生录取的情况。
纵观今年的高校录取成绩单,除了985、211等名校依然热度不减外,也有一些新现象值得关注 ,那就是:香港名校王者归来、新型大学横空出世 、一线城市大学强势上升 。

近年来,香港高校排名不断飙升,根据2026年QS世界大学排行榜 ,“港前三 ”也就是港大、港中文、港科大的世界排名已攀升至第11 、32、44名。与此同时,港校也越来越受内陆学生的认可与追捧。比如在广东提前批录取的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类两组投档最低分分别为654分、675分 ,后者仅比北大物理类投档最低分低2分 。今年高考录取期间,从广州到深圳,一些分数可以上清北却选择了港大的考生 ,也引发了社会热议。

图源香港商报
新型高校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被誉为“八小龙”的国内8所新型研究型大学,即:南方科技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西湖大学、康复大学 、深圳理工大学、福耀科技大学、大湾区大学和宁波东方理工大学。今年,南方科技大学、深圳理工大学的本科批次投档线位居广东省本土高校前两名 ,超过了传统985名校 。另一类新型高校,则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境内外合作举办的创新型高校,他们的发展同样气势如虹。

西湖大学

福耀科技大学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最后 ,像深圳大学这样的一线城市里的现代化大学也是炙手可热。今年深大在广东的物理类录取最低分594分,历史类最低分592分,已超过一些985 、211和“双一流”高校 。

水涨船高。上述三类大学录取门槛的不断抬升 ,也对报考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圳一所高中却“逆势而涨”,考取上述高校的学生数量不降反升 。她 ,就是位于大湾区核心——深圳湾的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高级中学。

据统计,今年南外高中考取“港前三 ”人数实现历史性重大突破:香港大学17人,香港中文大学4人 ,香港科技大学3人,共计24人。
新型大学录取方面,则有上海纽约大学3人,昆山杜克大学2人 ,深圳理工大学2人,南方科技大学1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更是成为南外学子的“大本营”——今年录取人数达到10人 。
深大方面,日前 ,该校公布了“广东省主要生源中学”名单。南外高中今年向深大输送50人,较去年增加11人,位列全市第9名、全省第21名。
如果只是一年、一校的数据 ,或许还有偶然成分在,但梳理近年来南外高中的升学数据,以及高校对南外 、南外毕业生的评价 ,我们发现,这些高校与南外高中强链接的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渊源和更应然的逻辑 。
一直以来 ,南外学子都是港澳名校的“香饽饽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南外学子考入中国香港、中国澳门院校,以及内陆与港澳台合作院校、中外合作院校的就达79人。而且,南外学子“港前三”录取的专业 ,均为法律 、计算机、电子、金融科技 、生物医学等“硬核科技+交叉学科”的港校王牌专业 。这些专业均采用“行业导师+全球实习 ”培养模式,超60%课程含企业实战项目,毕业生起薪高于香港市场均值40%。

作为香港高校在内陆办学的佼佼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三年来已录取了22位南外学子。校方称,南外学子不仅具备扎实卓越的学习功底,更在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等方面表现出色 。他们能够用流利的英语进行深度思考与交流 ,对全球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和独到的见解。他们思维活跃,勇于挑战,富有合作精神 ,积极参与大学各项科创、社团、社会实践活动。
深圳大学方面统计,近三年考入该校的南外高中学生已达121人 。校方称,南外学子是深圳大学非常欢迎的优质生源。近年入读深大的南外学子普遍勤奋努力、富有创新精神 ,积极拓展视野,在综合素养与学术潜力方面均展现出扎实基础和强劲的发展潜力。多名南外毕业生在大学期间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家级金奖 、省部级金奖,以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部级金奖等多项荣誉。近三年,已落实去向的深大毕业生中 ,近80%的南外校友选择继续升学,升学去向包括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波士顿大学、伦敦商学院等世界知名院校 。


事实上,高考与高校录取 ,并不是一种单向的人才选拔,而是高中与大学的双向奔赴。一方面,一所大学能够录取到怎样的学生 ,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综合实力以及口碑 、影响力;另一方面,一所高中的毕业生喜欢上哪些大学、能够上哪些大学,不仅是其办学成绩的最直接证明 ,更体现了学校的文化基因、精神气质以及育人的方向与重点。
可以说,高考生既是连接器,又是透视镜 ,他们将精神与气质相通的大学与高中联系在了一起,又以最简单直接的方式,映射出作为出口的高中以及作为入口的大学的办学理念与特色 。
在师说君看来,近年来备受追捧的三类非传统名校 ,虽然在创校历史 、办学机制、招生规模以及区位环境等方面迥然相异,但在办学理念、育人追求以及精神气质等方面却有诸多神似之处。而这些共通点,又与他们共同的育人上游——高中的精神 、气质、理想遥相呼应。

第一个也是最为根本的一个共通点
永无止境的质量追求

从“港前三”到深圳大学世界排名的飙升 ,从港中深、南科大毕业生的广受欢迎,再到港科广 、深理工等全新高校的异军突起,我们看到 ,高起点办学、高质量发展,始终是这些优质大学屹立于强手之林的最大底气 。
而南外高中能够在“水涨船高 ”的背景下,不断提高考取这些高校的学生比例 ,本身就是其办学质量最好的证明。作为南山区乃至深圳市的优质名牌中学,南外高中两年前开始实施“高质量发展12345行动计划”,从办学路径探索、校园文化建设、办学传统赓续 、课程体系构建以及人才培养范式打造等方面 ,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探索。
时至今日,南外高中已进入不扩招、不搬迁、不重组的“稳健而确定”的发展期,在课程教学上,“三驾马车 ”课程体系日趋成熟 ,教育生产力越来越大;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整体迈进职业旺盛期,教育竞争力越来越强 。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 ,“入口”与“出口”的双提升,早已是水到渠成。

第二个相通之处
改革创新的立校之本

今日的中国高等教育,百花齐放 、百舸争游 ,要想在白热化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有大破大立的魄力与勇气。跻身世界五十强的“港前三”自不必说,他们汇聚了全球最优质的创新资源 ,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而“八小龙 ”之所以迅猛崛起、万众瞩目,更与他们的改革创新精神和追求卓越的使命担当密不可分。
作为深圳高等教育的“长子”,深圳大学同样是一所以改革立命、以创新为魂的先锋大学。依托深圳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绝佳禀赋和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 ,近年来在办学体制 、教师评聘、考试评价、课程教学等方面进行大刀阔斧的革新,恰恰是深大作为非985 、211高校而能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

南山是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先行者与示范者,作为区内第一梯队的高中名校、集团龙头校,南外高中同样以改革创新立校 。在校长梁明看来 ,在高中严重同质化的今日,南外高中不应成为任何一所名校的复制品或“某校第二”,而是要充分利用好各方面的资源 ,立足自身的教育逻辑和精神文化,打造一所有个性、有特色,独一无二的学校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反内卷’。 ”
在南外高级中学管理团队的带领下,近年来南外高中秉持“基于立人而创新”的教育理念 ,明确“一体两翼”人才模型,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变革,成立学校发展中心和拔尖创新人才研究院 ,构建普通高考核心竞争力提升体系 、国际教育内涵建设体系以及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新时代高中教育革新之路。

时至今日,“创新 ”早已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内化为南外人的精神气质 。浙江大学在评价南外高中学子时说 ,他们将 “创新” 二字贯彻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参与科技竞赛,还是投身于社团活动的创意策划,都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 ,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大胆提出新观点、新方法 。“南外高中学子充分展现出契合浙大校训'求是创新’的特质!”
第三个共通之处
开放包容的精神气象

香港高校国际化程度高,开放包容是应有之义;昆山杜克大学、上海纽约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合作类高校 ,本身就是开放包容、协作共赢的产物。比如港中深最引以为豪的办学优势,就是“融合传统与现代、贯通东方与西方 ”。西湖大学 、南科大、深理工以及深圳大学等,或秉持自身文化基因 ,或传承城市精神血脉,都呈现出一种开放包容的办学大格局、大气象 。
对高中而言,开放包容的重要性一点不比大学低。因为只有开放包容 ,才能汇聚各方资源,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元升学。在这方面,南外高中体现得最为明显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三驾马车”办学方略,一个是南外学子的全面发展 。

近年来 ,南外高中开创性地提出“三驾马车”办学方略:第一驾马车为普通高考 、国内升学;第二驾马车为国际教育、海外升学;第三驾马车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多元升学。
“三驾马车 ”战略,标志着南外高中的培养模式由传统的“分层”教学转变为“分类”教学。学校从班型设置 、资源配置以及升学通道建设等各个方面,为不同禀赋、不同兴趣的学生量身定做极具南外校本个性的培养体系 ,真正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落到实处。
梳理诸多高校对南外学子的评价,我们发现,“创新精神”与“全面发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两个标签 。
南外学子的“全面发展 ” ,一方面得益于家庭与城市的托举,另一方面更得益于学校提供的广阔而肥沃的教育土壤。近年来,南外高中在“像树一样成长”理念引领下 ,致力于打造让每个学生都能全面而充分发展的多元教育生态:
学校通过“一生一案”培养模式,给予学生充分自主空间。校内50余个社团涵盖科技、人文 、艺体等领域,助力南外学子全面发展 ,从“模拟联合国大会 ”“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的华丽绽放,到五大学科国际竞赛的争金夺银,再到艺术、体育、科创等领域的大放异彩……

在课程体系构建方面,南外集全集团之力打造的“十二年学习在南外 ,十二年成长在深圳湾”校本课程体系,以及旨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八大学院,最终孕育出南外学子身上“超越分数之外的综合素养与人文情怀 ”(港中深评价) 。
打开校门 ,引入社会、高校资源,为学有余力的学子打造的一个又一个优质项目与平台,正凝聚成南外高中高质量发展的“第二增长点”。目前 ,学校已与多家海内外名校 、名企达成共识或协议,联合共建多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题实验室:计算机算力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材料科学实验室(南方科技大学)、生命健康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社会与经济演进实验室(南开大学)、能源与燃料实验室(南洋理工大学)、体育运动科学实验室(法兰克福足球俱乐部) 、小米实验室(小米集团)、航天航空实验室(西安交大)。借助校园改造之机,一个具有南外独特禀赋与气质的“车库实验室”正徐徐揭开面纱……
从一群人的脱颖而出 ,到一整个群体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从一两所大学的青睐,到一大批新优质名校的厚爱与赞赏;从一所高中的独立探索,到中学与大学、社会的双向奔赴 。
诸多新型研究型大学以及像南外高级中学这样的新型学术型高中的崛起 ,让人们看到在越来越卷 、越来越同质化的时代背景下,教育特色化、个性化、优质化发展的又一条蹊径。其实,这样的蹊径又何尝不是求真务实的正道通途。只因内卷成为常态,反内卷成为特例 ,回归教育初心之旅,才变成一条少有人走的坎坷之路!
但今年高考录取中出现的新变化 、新趋势,让“做真教育 ,真做教育 ”的南外人越来越笃定:一个全新的教育时代正呼啸而来!

作者、编辑:名师说内容团队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深度思考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hatgptbotai.cn/keji/202509-122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深度思考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希望本篇文章《港大新型招生模式:南外高中17人成功录取的反内卷之路》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深度思考]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商业合作、项目咨询、教育政策、教师求职、名师交流、教育动态,扫上方二维码添加小助理,备注相关需求。一定要备注哦!信息较多,可能回复不及时。请等一等小编,我一定会加上您的!随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