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1月11日,工作人员在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西区进行检查。图/法新
文/《财经》特派武汉记者 信娜 王小《财经》记者 孙爱民
编辑/王小
一份名为“情况说明发热AAA”的单页Word文档 ,落款时间为2019年12月30日,记录了武汉两名肺炎患者的就诊情况。截止目前已获得的信息,他们应当是最早一批被检测出被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病人 。
究竟谁是此次疫情的第一例感染或确诊病患 ,目前众说纷纭,尚待权威机构进一步确认。根据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科研人员2020年1月24日发表在《柳叶刀》的论文,早期41例确诊病例显示 ,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于2019年12月1日出现症状。
从上述2019年12月30日的文档记录中可见, 65岁的张志(化名),是最终确诊为新冠肺炎的早期患者之一 。他已退休 ,此前曾在武汉市区内的华南海鲜市场工作。2019年12月13日,张志因受凉发烧,体温最高至39.1℃ ,发热前有寒战,但无鼻塞、流涕、呼吸困难 、咳嗽等症状。
张志到武汉市中心医院门诊挂号,接诊医生给他开了口服抗生素药物 。5天后,他高烧仍不退 ,妻子王丽便和他再度来到中心医院。当日,他入住急诊病房。
《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住院记录显示:张志住院日期为2019年12月18日,住院当日被诊断为“社区获得性肺炎、重症” ,其他诊断为呼吸衰竭、糖尿病等 。
经过4天常规抗感染治疗后,张志仍然持续高烧。2019年12月22日约两点半,张志被转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科监护室。一位知情人士对《财经》记者介绍 ,张志进入呼吸监护室时情况已比较严重 。此前,在急诊病房,医生曾为他做了一些抗感染治疗 ,采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奥司他韦及乐松片对症治疗。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属于抗生素,用于敏感细菌感染所致疾病,对病毒感染无效;奥司他韦仅对流感病毒有效;乐松片适用于急性上呼吸道炎症的解热镇痛。
但张志高烧仍未退。“我们当时很着急 ,怎么还没有退烧? ”王丽说,医院每隔几天就换新的治疗药物,都没用,也没检查出来到底是什么原因 。
当医生告知张志 ,需要给他做其他检查来确定病原体。那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是一种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发起的攻击。

确定病原体
2019年12月24日11时,武汉中心医院给张志做了肺泡纤维支气管镜灌洗取样,并将样本送到一家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NGS检测 。
NGS是一种检测方法 ,可对样本进行基因组测序,分析序列信息,被视为检测的“金标准”。一位武汉某三甲医院呼吸科医生解释 ,科室内比较重的病人,如果做了常见病原筛查仍无法确诊,会考虑做这种检测以确定病原体。
还没等拿到检测结果 ,“老公已经受不了,持续高烧,无法呼吸 ,身体吃不消了”,王丽回忆 。2019年12月25日清晨,在签字出院后,王丽便带着张志来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希望他到大医院接受更好的治疗 ”。
武汉某基因检测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解释,这项检测一般需三个工作日才能得到结果。按照这个时间推算,2019年12月27日 ,张志的检测结果应当可以反馈至武汉市中心医院 。这家第三方检测机构,“没敢给书面报告,只是电话通知 ,说是冠状病毒”。武汉市中心医院急诊科一名医务人员告诉《财经》记者。
彼时,还没有新型冠状病毒的检测试剂盒,只有SARS检测试剂盒 。相比试剂盒和CT片 ,NGS是更为准确的鉴定病毒的方法。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与武汉金银潭医院、北京地坛医院等机构的科研人员,2020年1月24日发表在《柳叶刀》上的论文,分析了早期41例确诊病例显示 ,第一例新冠肺炎患者是2019年12月1日出现症状,患者的家属并没有发热与呼吸道症状,第一例患者与之后的其他患者没有流行病学关联。
《财经》记者获得的一份材料,证实了张志经历的这次基因检测结果为“冠状病毒未分型”。但在已经公开的信息里 ,这个“未分型 ”尚无人明确提及 。
张志的检测结果也同步给了武汉市同济医院呼吸科。该院一名工作人员向《财经》记者证实,曾收到该病人的检测结果,但拒绝透露具体时间及后续治疗情况。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 ,被视为此次“疫情上报第一人” 。她因第一个为疫情防控工作拉响警报,得到记大功奖励。
因2019年12月26日连续接诊数个症状相似病人,且均排除了已知常见病原体感染 ,张继先开始警觉。2019年12月27日,她将病人情况向业务院长夏文广、医院院感办和医务部作了汇报,医院随即口头上报给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 。
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一名负责传染病报卡审核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 ,最初的几家医院,可能将病情口头报给了江汉区疾控中心的领导,但并未在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中填写 、上报。
“上周五(2019年12月27日)已有医院上报相关病例”。武汉市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在2019年12月31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曾说 。
接着几天 ,张继先再度接诊了数位相似病人。2019年12月29日,张继先所在的医院组织专家会诊后,直接向湖北省卫健委疾控处,与武汉市卫健委疾控处报告。
武汉市中心医院一位医生告诉《财经》记者 ,听说了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上报的事情,但那个时候他们只是接诊了几个疑似的患者,“我们已经把病毒测出来了 ” 。
住院期间 ,张志分别接受了三种抗感染药物治疗,美罗培兰、大扶康和去甲万古。但情况仍未好转。
“我们医院接收的第一例患者,并不是这次疫情的第一例。”武汉中心医院某科室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 。
与张志相似 ,2019年12月27日接近17时,一名患者刚由武汉市江夏区人民医院呼吸科转入武汉中心医院,与张志有相似的症状:高烧不退 ,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胸部CT显示重症肺炎。
从《财经》记者获得资料看,这名41岁的男性患者在2019年12月16日左右出现发热症状,最高体温达到39.5℃ ,发热6天后于2019年12月22日在江夏区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治疗5天,予以抗感染治疗,体温控制不住,才转院到武汉中心医院。
2019年12月27日下午18时 ,在武汉中心医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这名患者也被安排做支气管镜灌洗NGS检测 。三天后,即2019年12月30日 ,医院拿到第三方公司的送检结果,化验单上写着“SARS冠状病毒”字样。这一检测结果在第一时间被上报到该医院的公共卫生科和院感控部门。
2019年12月28日,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接诊了4例和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的发热病人 。第二天 ,急诊科向医院公共卫生科上报了这4例,公共卫生科上报给了汉江区疾控中心。
2019年12月30日下午,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把检测报告发在一个专业医护人士为主的微信群 ,随后相关信息被其他人截屏对外散发。
最后三天
2019年12月29日上午,武汉同济医院的医生通知张志家人,病人需转到金银潭医院 ,并提示其家人戴好口罩,“怕这个病有传染 ” 。王丽回忆,当时医生也戴着口罩。
当时张志的病情持续恶化,已开始插管治疗。接连几辆救护车因未配相关设备 ,无法转运,他们只能等到2019年12月30日 。王丽回忆:那一天,还有四五个病人也陆续转到了金银潭医院。
依据中国疾控中心、湖北省疾控中心 、香港大学等学者于2020年1月29日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论文:最初的4个病例 ,是2019年12月29日,经由2003年SARS之后建立起来的 “不明原因肺炎监测系统”上报的,这4个病例均与武汉市内的华南海鲜市场有关系。
因此该论文将2019年12月8日列为新冠肺炎的首例发病日 ,当天有一个病例,但与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没有接触史。
经过22天后,2019年12月30日晚 ,武汉市卫健委发布了一条紧急通知,主题为“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 。其中写道:根据上级紧急通知,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2019年12月31日下午一点左右 ,武汉市卫健委发布通报:已发现27例病例,其中7例病情严重,“经多方分析,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
在检测得出结论“冠状病毒未分型 ”后 ,2019年12月30日,张志住进了收治传染病病人的武汉金银潭医院 。王丽与丈夫以门相隔,再未相见。医生告诉王丽 ,张志得了一种病毒性肺炎,“目前病情比较严重,你们要24小时等通知 ,他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
此后王丽便没再得到任何消息,家人只能寄希望于哪天能侥幸联系上医生,探知张志的一点信息 。他们陷入空等 ,“没底,全家人心里都没有底”,王丽说:“很难受。 ”
直到新年农历正月初六(2019年1月30日) ,王丽接到了医生的电话。“7点20分,第一通电话说,丈夫在抢救”,王丽准确回忆起这通电话的时间 ,“20分钟后又来电话,人已经不在了” 。
王丽提出要去医院为丈夫送一件衣服,被拒绝了。医生告知:家属不能来 ,上午10点钟可以来拿死亡证明,医生再次提醒:“这个病可能会传染 ”。
2019年12月31日上午,国家卫健委派出的专家组抵达武汉 ,进行检测核实 。当日下午1点,武汉市疾控中心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财经》记者,市疾控中心已检测完标本 ,省疾控中心正在组织专家对病例标本进行复核。
“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危险吗?”一位调至广州工作的武汉病毒专家在这天清早便接到家人的电话,询问会不会存在危险。
从华南海鲜市场步行不到五分钟 ,可至武汉市优抚医院。该院工作人员2019年12月31日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海鲜市场出现的部分疑似病人曾去武汉市中心医院(后湖院区)就诊,后转院至武汉市金银潭医院 。
“截至2020年2月11日,全国共报告44672例确诊病例 ,有0.2%的病例发病日期在2019年12月31日之前,病例均在湖北。”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张彦平等人,于2020年2月17日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如此描述。
按这篇论文的数据计算 ,2019年12月31日前,湖北可能已有约89例病例报告 。
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通报称 ,上述病例系病毒性肺炎。“到目前为止调查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目前对病原的检测及感染原因的调查正在进行中 。目前,所有病例均已隔离治疗 ,密切接触者的追踪调查和医学观察正在进行中,对华南海鲜城的卫生学调查和环境卫生处置正在进行中。 ”
幸运的是,张志的家人每日贴身照顾 ,但并未感染,“只是遗憾,没能送他走”。
2019年的最后一天,“武汉可能出现SARS病例”的传言喧嚣尘上 。对“不明原因 ”肺炎是SARS的猜测 ,在传言中被迅速放大。
当日,武汉市华南海鲜批发市场仍正常营业。张志生前虽已退休,也常去市场内会一会熟人 ,聊聊天,打打牌,他一般都是中午12点多去 ,晚上5点多回家 。
这天,位于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西区的一家海鲜商行告诉《财经》记者,早上7点照常营业 ,没受影响。下午3点,海鲜市场东区的一家商铺也在正常营业,“情况没有网上传得那么严重”。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深度思考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hatgptbotai.cn/life/202509-110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深度思考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希望本篇文章《首位确诊基因检测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是谁?》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深度思考]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2020年1月11日,工作人员在武汉华南海鲜批发市场西区进行检查。图/法新文/《财经》特派武汉记者 信娜 王小《财经》记者 孙爱民编辑/王小一份名为“情况说明发热AAA”的单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