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小城焕发生活气息

  原标题:一个湖北县城重现烟火气   3月11日,封城46天后,麻城迎来了“解封”。   这天阳光灿烂,一大早,人们走出家门,呼吸久违的自由气息。清冷、安静的城市,...

  原标题:一个湖北县城重现烟火气

  3月11日,封城46天后 ,麻城迎来了“解封”。

  这天阳光灿烂,一大早,人们走出家门 ,呼吸久违的自由气息 。清冷、安静的城市 ,一下有了烟火气。

  街道上,车流穿梭如织,出现了堵车;超市门口排起了一两百米的长队 ,药店 、理发店、小商铺也开门了;公园里,有人跳舞,有人踢足球 ,有人放风筝……

  拥有130余万人口的麻城,是黄冈人口最多的城市,距武汉百来公里 ,高铁30分钟,武汉返乡人员近5万。

  黄冈曾是武汉之外疫情最严重的城市 。截至3月12日,黄冈有2907人确诊 ,2720人治愈出院 。县级市麻城有243人确诊,在黄冈10个县市区中排第六,除9人死亡外 ,其余均已出院——它也是黄冈第二个确诊病例“清零 ”的城市。

截至3月12日24时,黄冈疫情速报。图片来自:黄冈日报	。 (本文图片除特殊标注外,均为受访者供图。)

  自1月18日发现首个疑似病例,53天里 ,这个城市也曾“一床难求”、物资匮乏,急盼上级支援,伴随着防控升级 ,封城 、封路 、封村之下,疫情逐步平稳,治愈人数不断攀升 ,直至3月7日清零,3月11日解除封城。

  这是一个湖北普通县城的抗疫,也是一群普通人的疫情生活图景 ,有坚守,有爱,有希望 ,共同消弭恐慌 。他们守望相助 ,与整座城一起,迎来疫情后的重生。

  “病人要治,没地方去 ,怎么办?”

  麻城最早的疑似病人是武汉一家医院的护工,1月15日回家后咳嗽、发热,先到乡诊所输液 ,之后住进市人民医院,以普通肺炎治疗2天,不见成效 ,CT复查显示有磨玻璃样改变。

  彼时,麻城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副主任陈敬锋,刚参加了省卫健委组织的新冠肺炎诊疗指南培训 。病人症状和新冠肺炎相似 ,他赶紧上报医院——去年12月底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后,医院就在工作群发布预警,疑似病患建议查血常规和CT ,及时上报。

  医院马上组织专家会诊 ,结论是,高度疑似。病人被隔离,与之接触过的12名医护也被召回隔离 。

  这位病人后来4次核酸检测都是阴性 ,被排除是新冠肺炎,但这个城市的防疫之战就此开启。

麻城市人民医院的发热预检分诊点。

  1月18日当天,医院启动预检分诊 ,将有武汉接触史和发热现象的病人分到发热门诊 。同时腾空感染科病房,专门收治疑似患者 。

  1月21日,麻城新冠肺炎防疫指挥部成立。麻城市人民医院是唯一一家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来就诊的发热病人不断增多,1月24日达300多人次,排除与新冠肺炎无关的 ,需医学留观或住院的有100多人——这个数字2月2日最高达181人。

  “病人突然涌来之后,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 ”麻城市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张汝民介绍,疑似病人只能单人单间收治 ,到24日 ,感染科30多张床位都已住满。当天紧急对感染大楼另一侧的板房,按“三区两通道 ”标准改造。晚上10点多还没完工,病人等着入住 ,只能边改造边收病人 。

  但这合起来也不过60多张床位,根本不够。

  “那一个来星期是最困难的时候,病人面临跟武汉一样的状况 ,一床难求。”张汝民说,“病人要治,没有地方去 ,怎么办?”

  病区改造加急 。感染二区1月28日开始收重症和危重症患者,26张病床当天住满。随后是中医科改造成的观察区,“还没改造好 ,病人一听有床位,都跑来了。 ”

护士为病人测量体温	。

  大量疑似病人累积,但早期确诊流程漫长。

  1月23日之前 ,须由疾控中心采集病人咽拭子后送到黄冈检测 ,由黄冈发布确诊信息。整个过程少则3天,多则四五天 。

  23日,检测权下放到医院 ,结果送黄冈复核——当时,黄冈县级医院中,只麻城、浠水获此权限 。

  国家规定的试剂盒厂家不太好找 ,医院最后从广东采购了1000人份。8位疑似患者23日做了检测,4例为阳性,送黄冈复核后 ,2例为阳性——这也是麻城26日首次公布的确诊人数。

  1月29日开始,确诊发布权下放到医院,“我们就把所有在院阳性的公布了 ,第二天确诊人数一下增加了52例 。”麻城市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罗登立解释。

  医院随后又采购了一批试剂盒,也收到了一些捐赠的,没有出现短缺状况 ,当天采的标本都能做 ,最多的时候,一天做了164份。不过,全院只有一台检测机器 ,3个人有资质做,只能排一个班,每天下午5点做到晚上11点多 。

  检测对象早期主要是疑似病患 、重症患者 ,后期逐步扩大到不能排除新冠肺炎的发热病人、密切接触者等。由于前期周期漫长,医院没有留观室,等待结果的病人只能回家。

  张汝民说 ,他们很早就提议,征用酒店或其他场所来集中发热病人,但“必须是政府来做这个事情 。”

  第一个集中隔离点1月27日启用 ,只能接收三四十人,消杀、送饭人员等配套条件初期跟不上,一度“关 ”不住人。

  “我们没有能力留置他 ,隔离点那边又接不了。”张汝民说 ,那时候他们急得睡不着 。

  后来新的集中隔离点陆续启用。阳性发热病人马上住院,两次核酸检测阴性的病人就由乡镇人员接回居家隔离。

  新定点医院也在紧急改造 。第二家定点铁路医院1月29日开始收轻症和疑似患者,有120张床位 ,152名医护人员来自市内9家医院 。

  第三家定点闫家河镇卫生院2月8日启用,张汝民被派到这里负责救治工作。他发现,乡镇卫生院药品 、人员、设备“要啥啥没有”。152位从乡镇调来的医护 ,没一个有感染科工作经验,一些专业设备不会用 。没有高流量给氧设备,监测血氧、血糖的设备是从市人民医院借的 ,电子血压计则是他从家里带来的。

  此前,各乡镇办卫生院1月23日左右相继开设发热门诊,承担基层首诊之责。发热病人做CT 、血常规检查后 ,不能排除是新冠肺炎的,再送市人民医院诊治 。

  家住宋埠镇的肖建华,在武汉做建筑工作 ,1月22日从武汉回家后感觉乏力、疲劳 ,24日住进镇上的市第二人民医院,25日CT显示肺部纹理增粗,5天后才被两位医生领着 ,坐救护车到市人民医院做核酸检测。结果阳性,住进了定点铁路医院。

  21岁女孩叶薇,在新年的第一天确诊 。她和父母1月10日到武汉汉正街买衣服 ,回来后不久父亲开始发烧,1月22日住进市人民医院的隔离病房。3天后,她也住进去了 ,父亲因为两次核酸阴性要出院,走之前把小面包、饭盒 、没用完的酒精递给她。

  叶薇没想到,7天后 ,父亲又住进来了——病情比之前更重 。又做了两次核酸检测,第一次阴性,第二次阳性 ,这才确诊。

  她自己住院后也做了两次 ,都是阴性,开心地以为可以出院了,没想到CT显示肺部还有问题。接着做了第3次 ,转为阳性,她差点崩溃 。因病情较轻,2月5日她转到了铁路医院 。

  “我吃苦不怕 ,但是不敢回家 ”

  “年都不过了啊?”1月22日晚肖潇出门时,婆婆边掉泪边问她,8岁女儿也大哭起来。

  她是麻城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护士长。医院感染科只有10个医生、23名护士 ,21日医院开始征集志愿者支援一线,肖潇马上报了名 。

  22日接到医院通知后,她没吃晚饭 ,带着几个炸春卷就赶回医院。接受院感、防护用品使用培训后,当晚12点,她第一次走进隔离病房。

  脱外套 ,穿工作服 、隔离衣 、防护服、靴子 ,手消,戴帽子、口罩 、护目镜、2双手套……一位同事在旁边帮忙检查 。脱下这些更为严格,光手消毒就得七八次。病房不具备洗澡条件 ,只能回家后再洗。

从隔离病房出来后,肖潇进行手消	。

  穿上防护服,肖潇觉得像在走太空步一样 ,“蛮有安全感”。

  护理部主任王丽霞知道,“那时候条件太差了,都是咬牙坚持。 ”隔离病房灯光昏暗 ,没有取暖设施,休息的地方也没有,护士们只能站走廊上 。他们大多第一次穿防护服 ,有的呼吸困难、晕倒了;有的护目镜起雾 、从楼梯上摔下;防护服里穿不下厚衣服,靴子也汗湿了,晚上冻到不行。

  吃饭也没有保障。食堂供应不来 ,外面店关了 ,医护只能吃泡面 。有的买来电饭煲、米,在办公室煮饺子、粥,从家里带菜 。病人想喝粥 ,也煮了送进去。

  有的护士不敢回家,拎着衣服来上班。感染科一楼收治病人的时候,她们到2楼打地铺休息 ,2楼住满了,搬到3楼,3楼住满了 ,没地方去 。

  没有宾馆接受他们。有一家好不容易谈妥,护士们行李都搬进去了,老板娘知道后 ,赶他们走,说“我不挣这个钱,我要保命。”

  女孩们委屈得掉眼泪 ,说“我吃苦不怕 ,但是不敢回家” 。

  “好心酸,她们大包小包地提着(上班),不要命地去救病人 ,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肖潇说。医院只得将新门诊5楼综合科撤掉,临时给她们住 。

隔壁病房里的护士们。

  没人知道,疫情会持续多久 ,病毒会何时侵入,不断传出的医护感染的消息,更加重了恐慌。

  爆发是在除夕那天 。咽拭子采样第一次由护士做 ,很多人哭了,害怕暴露风险高,没采好影响结果。有的推说手破皮了 ,有的说人不舒服。

  最后是护士陈明采的, 20来个标本,她采了2个多小时 。感到害怕是在三天后 。她突然头痛 ,体温37.3度 ,第二天去医院检查。等待核酸检测结果的时候,看到网上医护人员和家人告别的视频,她一下控制不住哭了起来 ,担心自己感染了,父母怎么办。直到结果显示是阴性,她才安心 。

  “1月24号是个分水岭。 ”罗登立说 ,那天护士们情绪爆发之后,医院宣布,第一批医护人员坚持14天后轮休14天 ,“他们才有点盼头,心里有底了。”

  吃饭 、住宿问题也慢慢得到解决:餐馆送来中晚餐,宾馆也找到了 。

  医院陆续合并耳鼻喉科、眼科等科室 ,撤掉4个科室。900多名医护人员,接续上了一线,每天至少工作8个小时 ,医生白、中 、夜三班倒 ,护士4小时一班。

  监测病情、倒水喂饭、吸痰倒尿都得做,女病人要卫生巾,护士也得想办法 。有一次 ,一个病人想吃旺旺雪饼,肖潇跑到职工小卖部帮他买。

护士为患者喂饭。

  最令人担心的,还是防护物资 。

  麻城市人民医院副院长彭晓光坦言 ,疫情发生前,医院只感染科有一二十件防护服,200个过期的N95口罩 ,30个护目镜。1月18日开始紧急采购了2000个N95口罩,3000套防护服,200个护目镜 ,7万只医用外科口罩。“那时好筹备得多,一些商家手上还有货 。”

  1月24日11时开始,麻城封城 。物流 、道路不通 ,物资采购不到。最窘迫的时候 ,医院N95口罩日消耗300只,只够用3天;隔离衣没了,只能用手术衣代替;护目镜只能重复使用。

  王丽霞记得 ,以前一周领一次物资,那时候每天领,东西都算着用 ,不敢用超 。N95只够进隔离病房的人用,其他的戴医用外科口罩。为节省物资,有的重复使用隔离衣 ,自制面屏。

  1月25日和2月3日,医院两次发布接受物资捐赠的公告 。彭晓光说,收到的多是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口罩 ,没有非常标准的防护型口罩。除了加大采购力度,主要靠政府下发物资。

  好在,一线医护没有赤膊上阵过 ,医院没有发生一例医护感染 。

  乡镇卫生院的物资更为匮乏。闫家河镇卫生院院长鲍克忠说 ,1月23日启动发热门诊时,只有五六套防护服 、四五个护目镜,没有N95口罩、面屏 ,12000个一次性医用口罩主要分发给村民。之后三天,“一点存货也没有,只能硬挺着 ,口罩反复戴 ”,直到1月26日才收到指挥部下发的防护物资 。

  “越是面临疾病,心贴得越近”

  恐惧、沉默 、孤独 ,是肖潇第一次进隔离病房时,在病人脸上看到的。

  第一间病房里,病人凌晨12点多还在刷手机。她问怎么不睡 。没有回应 。走近后 ,病人侧着身子,回看了她一眼,“怎么了?”

  “是不是不舒服? ”

  “还好。”是那种不想搭理人的语气。

  肖潇再去别的房间 ,发现都没睡 。她一遍遍催促:“快睡觉 ,抵抗力好了什么都好了。”

  感染科办公室里,3部电话响个不停,从早到晚。打来的是病人和他们的家属 ,有的病人一天打10次 。

  “医生,你跟我说实话,我的病情到底什么样? ”查房时 ,陈敬锋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老有病人追着他问“我是不是治不好了?你给我用的什么药?”也有人说“我不是这个病”,不想住院。有病人找他要安眠药,因为害怕得睡不着 。也有人不愿吃药 ,说自己没确诊。

  叶薇是护士们口中“心态最好的病人 ”,但刚住院时,她也不想说话 ,总盼着出院,检查结果不好,就大受打击。她不发烧 ,很少咳嗽 ,但肺部恢复得慢 。

  同病房有个28岁的女孩,病情比她严重,信息被泄露了 ,家人也被送去隔离,她觉得自己把一家人都害了。但她心态好,经常哈哈大笑 ,看到美团上有肯德基,还说“啊,好想吃肯德基啊 ,不知能不能点。”她住院不到10天就出院了 。叶薇很开心,“自己也像看到了希望一样 。”

  另一位病友四五十岁,二婚的丈夫癌症晚期 ,脚也摔了,想住院,社区封了去不了。阿姨每天很焦虑 ,老做噩梦 ,叶薇安慰她,教她鼓励自己,阿姨这才晚上稍稍能睡着一会儿 ,“她说我是她精神上的医生。 ”

  叶薇父亲病情要严重些 。每次只要父亲一按铃,她就忍不住竖着耳朵听,担心他出事 ,“他天天按几次,我心脏就受不了。 ”

  她和父亲默契地不想打扰对方。电话只打过一次,因为“一打电话就想哭” 。

  “越是面临疾病 ,心贴得越近。”她觉得。生病后,她开始学会直白地表达情感,每天对父母说“爸爸妈妈我超级爱你们 ” ,嘱咐父亲“你要乖,不要让我伤心” 。她知道,“不管我病得有多重 ,爸爸妈妈都会爱我;不管爸爸有多严重 ,我们都会接受他,这才是家庭。”

  一个学医的男孩,跟她表白了。他们以前不太熟 ,父亲发烧后,她向男孩询问病情上的事,男孩之后每天陪她聊天、安慰她 ,说想陪她度过这段时光 。她很感动,“这种时刻,有一点患难见真情的感觉。 ”

  死亡病例的攀升 ,让肖建华觉得恐慌。1月30日转到铁路医院后,他的病情越来越重,整晚咳嗽 ,“使劲咽口水也没办法控制” 。第二天转到市人民医院,开始吸氧、监测心率,每天打14瓶吊针 ,6天后才好转 。

  哥哥姐姐们鼓励他 ,“现在治好了很多,你自己要有信心,配合医生治疗。”

  肖潇发现 ,病人病情稳定后,脸上会有笑容了。那位不理人的病人后来也愿意和她交流,叫他多吃饭 ,他把鸡蛋吃了,说“你看我都吃了哈 。 ”

  在隔离病房里,她看到了很多种爱。

  一位病人催弟弟回家 ,弟弟说就在医院旁边找地方睡,“怕医生找我有什么事”。一位母亲不放心儿子,4次托护士帮忙递东西 ,说“对不起,我好担心他” 。一位老人哭得很伤心,说儿媳 、孙子在做检查 ,怕他们也要住进来 ,又怕晚点没床位了。后来儿媳、孙子检查结果出来了,她笑得开心,“他们没事 ,都回去了 ”。

  也有来自病人的关心 。有的病人说不了话,会拍拍肖潇的手,或者竖起大拇指 ,以示感谢。倒水时让她把杯子放下,说“你眼睛雾成这样,待会儿把手烫了。”采鼻咽拭子时 ,他们会用纸捂住嘴 。肖潇知道,“他也是想保护我们。”

  那些微小、无声的爱,让她觉得温暖。

  肖潇刚上一线时 ,在黄州当老师的弟弟,经常给她打电话 。除夕那天还哭了起来,说“我好怕失去姐姐 。 ”他四处找人 、联系厂家 ,想给医院送防护物资 ,还想做志愿者。公公也会鼓励她,“危难的时候总要有人站出来,我很欣慰。 ”

  说到这些 ,她声音颤抖,“突然会觉得,亲情远比我们自以为的浓得多 。”

肖潇大女儿对她的鼓励。

  轮休期间 ,她回了趟家。大女儿一下冲到她面前,她大声吼“隔我远一些” 。车子一停,冲到二楼 ,让家人不要上来,自己在房间待了5天,丈夫把饭送上来。小女儿不知道她回家了 ,视频时还问“妈妈在哪儿? ”只在回医院那天,她让婆婆抱着孩子,自己站在窗边 ,远远地看了一眼。

  护士陈明曾看到一个同事在宾馆急哭了 ,她的孩子高烧,被120送到了医院,她却不能陪在身边 。

  “我们也想救他回来”

  叶薇第一次“听到”死亡 ,来自隔壁病房。

  1月28日下午,她正在做紫外线消毒。隔壁病房传来了急促的按铃声、嘈杂声,之后 ,是孩童般无助的哭声,“这怎么办啊,这怎么办啊 。 ”

  一场抢救正在进行。病人49岁 ,有五型肝炎合并慢性血栓、蛋白血症等。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住过20多天院,1月21日回家,24日入院 。起初只是单肺感染 ,高烧,还能交流,病情恶化得很快 ,呼吸衰竭 ,直至失去意识 。

  陈敬锋参与了抢救。给病人上高流量吸氧机,4个人轮流做心脏按压,抢救40分钟后 ,他们“浑身湿透,跟泡在水里一样,整个人都缺氧”。

  病人妻子当时在病房照顾 ,情绪很激动:“人前两天还好好的,怎么突然不行了?”

  “我们也想救他回来 。 ”陈敬锋说,“但我们医生也只是普通的凡人 ,好多事情我们也没办法做到。”

  又抢救了半个小时。陈敬锋说“我们尽力了”,病人妻子点头,没有说话 。

  无力感爬上他的心头 ,“以前我知道能用什么药救治我的病人,但这次,没有特效药。 ”

  几个小时后 ,又一位74岁病人去世。

  老人有慢阻肺 ,病了10多天 。当天下午刚从中医院转过来,来的时候已经昏迷了。老人的儿子是聋哑人,儿媳有慢性病 ,从武汉回来后双双感染住院。

  晚上11点多,肖潇接到医院电话,说老人去世了 ,值班护士不知道怎么处理 。

  她赶了过去。老人遗体已经用被子裹起来了,需要消毒。她也害怕被感染,但“责任在那儿 ,我是护士长,不仅要对病人负责,也要对同事负责 。”

  她独自进病房处理 ,化84消毒片时,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 。老人孤独离世,她想 ,“我就是你的亲人 ,我来料理你的后事,让你走得安详,走得有尊严。”

  她将消毒棉球一一放进老人身体的腔道。有时需要将老人翻动 ,跪在床上才能完成,距离非常近 。

  之后帮老人捋顺头发,擦干净脸 、脖子 ,衣服扣好。她看了一眼,老人面色安详,心里踏实了些。最后用被子裹起来 ,和同事一起装进双层遗体袋 。遗体被抬到病房门口,由2个保安抬上救护车,送往殡仪馆——像是完成了一场对生命的告别。

  出病房后 ,一个医生要跟她说事,她习惯性地避了下,说“隔远一点 ,我刚刚隔病人太近了 ”。

  医生说:“没事啊 。 ”她心里一暖。

  凌晨2点回宾馆后 ,她才真正感到害怕,“那天我是真的怕了,非常怕。”

  她给弟弟发消息 ,说“我万一被感染了,又万一很不幸不在了,爸爸妈妈要拜托你了 。”

  她没敢告诉丈夫、父母。后来 ,丈夫从网上看到她写的日记,问她:“你当时都已经下班了,为什么还要去? ”她知道丈夫也怕 ,只说:“我很好,放心。”

  这之后,有7位病人相继去世 ,年龄大多50岁以上,和武汉有明显接触史,伴有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等基础疾病 ,住院10多天后呼吸困难去世 。

  叶薇也曾考虑过最坏的情况 ,后来渐渐想明白了,“我这一生活到现在,努力了 ,没虚度,就没什么特别后悔的 。毕竟我这么用力地爱过这个世界。”

  封城生活

  病房之外,更多人在经历着从未有过的封城生活。

  1月24日11时麻城封城 ,市内公共交通停运,火车站关闭,所有娱乐场所停业 。

  一些村庄 ,在此之前已经开始封村。闫家河镇三水湾村三千多位村民中,137人从武汉返乡。23日晚开始,两辆货车横放在进村主干道上 ,村里的小路则用树枝 、铁丝网围住 。4名村组成员,2人一班,24小时轮流值守。

  “不要出门 ,不要串门 ,不要拜年,不要聚众 ”……除夕开始,村干部拎着喇叭 ,从早到晚“喊话”巡逻,宣传防疫知识。

  村民体温每晚6点前要上报镇里 。行医40载的张可忠,是村里仅有的三名村医之一 ,每天早上8点不到就出门,为村民们测量体温。他有一套村里发的防护服,和白大褂换着 ,从除夕穿到现在。每次回来就用消毒液里里外外清洗晾干 。N95口罩只有一个,舍不得戴,平时只戴医用外科口罩。

  来村卫生所的 ,多是上火 、胃肠炎、感冒的病人,开些药回家吃,尽量不输液。村里至今无人感染 。

  村里给每家发了两三个医用外科口罩 ,一个体温计 。武汉返乡人员家门口贴上了告示 ,村医每天上门量体温。其他村民自己量,村医来问的时候报一下或在微信群里报。体温超过37.3度的话,会被送到镇卫生院做检查 。

  家住市区的陈希 ,对封城后的变化有更深的感受。

  陈希1月19日从武汉返乡。直到除夕,社区工作人员才上门发放取消新年团拜的通知,登记武汉返乡人员信息 。没有测量体温 ,没有发口罩,没有封路。当天,她上街 ,发现有人没戴口罩,有人在街边卖水果,不少商铺还开着。

  气氛在新年后逐渐凝重 。初一开始 ,市内实行交通管制,高速公路全封;初六管控升级,机动车、电动车限行 ,一些主干道上设起路障 ,小区 、村组的进出口设卡点。

  陈希父母每天刷新闻,一天比一天紧张。饭桌上谈论的,全是新冠肺炎的最新新闻 。她则每天数着14天潜伏期 ,担忧伴随着自己嗓子疼,父亲、嫂子相继咳嗽,越来越深 ,直至3岁侄女高烧去医院看病。她心里说不出的害怕、歉疚,怕把家人传染了。后来CT显示没问题,她才稍微心安 。她的一位朋友 ,1月时去武汉医院看过病,也是肺炎,回乡后担心得写了遗书 。

  2月开始 ,麻城市区居民出行限行,先是每户每两天可指派1人上街采购,之后变成每三天采购一次 ,再后来 ,超市不对个人开放,社区统一采购 、派送。

  陈希隔离期满后去过一次超市。一个全副武装的员工拿着体温枪站门口,量她体温 ,之后在出入卡上盖章,提醒她:“三天后才能用,多买点菜 。”超市里 ,菜少了很多,价格略有上涨。售货员只戴着一次性口罩,没什么防护。人们自觉地隔开 ,见有人走近,马上闪到旁边 。

  2月17日开始由社区采购那天,有人一大早出门 ,想去超市看看还能不能买,结果在路口被拦下。有人晚上猫着腰跑到小卖部,小卖部刚打开一个口 ,就涌进去挑了几大包零食 ,一路跑回家,“快点快点,一会儿让人给抓走了。 ”

  一些社区用货车拉来水果蔬菜 ,菜价略高,一包一包的组合套餐,不能挑选 ,村民反映菜不太新鲜 。也有外地捐赠的榨菜、莴苣、萝卜等,堆在路边,妇女们一听可以免费领 ,戴上口罩火速出门。还有的乡镇能领到免费牛奶 、米、红薯等。

  人们渐渐适应足不出户的生活 。刚开始还有人偷偷打扑克,打两次不打了,怕被举报。有人在一二十米的走廊上来回跑步;有人在家门口的小巷里做操、运动;有的院里搭起乒乓球台 ,还打羽毛球,跳绳。天晴时,爬到楼顶晒太阳 ,对着许久没见的亲戚 ,隔空大声唠几句 。

  特殊时期,邻里友善不减,我家弄来了几块嫩豆腐 ,分给你家一点,因为吃过你家给的菜薹 。关爱不灭,女儿依旧每天穿过一座桥 ,给年近九十的独居父亲送药 、送饭;母亲则每天变着法,做饺子、饼、包子 、蛋糕,喂饱难得在家的孩子。喜事被暂停 ,丧事悄无声息。

  元宵节那天,三水湾村一位婆婆摔了一跤,突发脑溢血 。救护车来的时候 ,人已经不行了。车停在村口进不来,老人的丈夫和外孙目送她到村口,没有上救护车 ,怕跟去医院有感染风险。

  “四类人群”摸排力度越来越大 ,2月17日开始,市内对发热咳嗽主动就医者,奖励500元 。无人机在空中摄像 ,协助巡查市内封闭管理工作,轰隆声不断。

  “这才是真正的过年”

  一切正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从麻城公布的确诊病例来看,1月29日到2月6日为高峰期 ,病例从9例猛升到188例 。2月7日开始,每日新增只有几例(10日和13日除外),逐渐放缓。2月21日开始 ,每日新增病例为0。

  2月11日,湖南38位医护人员驰援,缓解了人员压力 。2月20日开始 ,所有新冠肺炎病人转入刚建成的市人民医院新院区感染楼。老院区消杀后,2月25日恢复正常接诊。

  经历疫情初期的迷茫,之后一周物资 、人员、设备的紧缺 ,接诊、转诊逐步有序开展 ,治愈人数不断攀升 。

  肖建华2月16日出院,救护车送他到村口 。往家里走的时候,几个在家门口聊天的村民 ,一看到他,马上进屋关门,还有一个妇女掉头就往家里冲 ,“跟看到瘟神一样 ”,他心里说不出的滋味。

  之前医院工作人员穿着防护服到他家消毒,“村里炸锅了一样 ,都在远处围着看”。谣言四起,有人说他全家都被感染了,“看见了也不(跟我家)讲话 。我妻子都快气死了 ,对她打击很大。”

  护士发出院记录的时候,叶薇激动得不敢相信。2月17日,铁路医院20个轻症患者出院 ,“整个三楼病房都空了 ” 。那天 ,等社区的车接她回家时,她要了桶方便面,“吃得香香的 ,为自己庆祝一下。 ”

  她想起上次转院,坐在救护车上往窗外看,阳光洒在路人身上 ,车子驶过一个个回家的路口,离家越来越远。而这一次,终于是回家的方向 。

  到家后 ,母亲把她的被子晒了,和社区人员围着她喷消毒液 、酒精。洗澡后,她如沐新生 ,感觉“活着真好”。第二天,父亲也出院了,一家人团聚 。

  2月22日 ,武汉市发布通告 ,新冠肺炎康复者需到指定场所康复隔离14天。观察期满,身体状况符合条件的才能解决隔离。叶薇和父亲当天住进酒店隔离,又做了一次核酸检测 ,都是阴性,隔离满14天后回到家 。

  3月7日,最后三名确诊病例出院 ,麻城由高风险市县变为低风险市县 。

 3月11日“解封”第一天,一家超市外排起了长队。 澎湃新闻记者 朱莹  图

  4天后,这个封锁了46天的城市 ,迎来了“解封 ”。除乡镇交界、省际、市际卡口外,市内卡口全部撤离 。

解封后超市热闹起来。 澎湃新闻记者 朱莹  图

  人们纷纷走出家门。路边,大片的油菜花在田间摇曳 ,黄色迎春花越过围墙,粉色桃花开了一树 。

  公园里,有人支起帐篷 ,有人铺上野餐垫春游;孩童们骑着滑板车在广场上穿梭 ,少年们在草坪上踢足球,老人在河边跳起广场舞,吹出的白色泡泡飘在空中 ,彩色风筝在蓝天飞舞。

  “这才是真正的过年。”陈希心中感动,最稀疏平凡的日常,原来才是最美好的 。

解封后	,人们到公园放风。 澎湃新闻记者 朱莹  图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深度思考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hatgptbotai.cn/life/202509-922.html

(1)

文章推荐

  • 内蒙古赤峰新增5例确诊病例 详细轨迹及防控措施公布

    赤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通告〔2022〕22号6月8日20时—6月9日17时,赤峰市新增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其中,松山区1例,林西县3例,元宝山区1例。目前,新增病例均已转至市传染病防治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现将确

    2025年09月07日
    0
  • 成都市疫情确诊时间 成都市疫情确诊时间查询

    成都新增“1+2”,详情公布!1、月11日,成都市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2人,新增出院3人。以下是详细情况:新增确诊病例情况患者信息:万某某,男,26岁,湖北武汉人。行程轨迹:患者于2019年12月前往菲律宾工作。202

    2025年09月25日
    4
  • 奥迪a3图片及报价,奥迪a3价格及图片2021款

    15万左右的奥迪车有哪些万左右可考虑的奥迪系列车型主要有奥迪A奥迪Q4e-tron、奥迪Q3以及二手奥迪A4L,具体如下:奥迪A3:作为奥迪品牌的入门级车型,奥迪A3在BBA(奔驰、宝马、奥迪)的入门级市场中占据一定份额。部分版本在优惠后,价格能够接近甚至

    2025年09月28日
    3
  • 【大众帕萨特现在什么价位,大众帕萨特现在什么价位了】

    帕萨特330豪华型2022款落地价款自动挡帕萨特,以330TSI车型为例,全款落地价约26万-23万元。在天津、昆明,330TSI星空豪华版优惠后裸车约2万-23万元,落地价229万元;在太原,优惠后裸车约269万元,落地价262万元。2025款自动

    2025年09月29日
    1
  • 保时捷二手车之家/保时捷二手官方网

    二手车推荐15到20万豪华点的车在15-20万预算范围内,如果想选择豪华品牌的二手车,以下是几款值得重点考虑的车型,结合品牌、配置和实际车况分析:奔驰C级(2017-2019款)价格区间:16-20万(车龄4-6年,里程6-10万公里)推荐理由:内饰豪华感

    2025年10月02日
    1
  • 【荣威新能源汽车ei6,荣威新能源汽车ei6纯电动】

    要抢比亚迪秦市场,荣威ei6除了支付宝功能还有什么优势?要抢比亚迪秦市场,荣威ei6除了支付宝功能还有以下优势:外观设计独特:荣威ei6较大程度上延续了荣威i6的设计风格,车身看起来更加宽扁。它继承了荣威的家族设计语言,同时采用了“银叶金”新能源专属色,与其

    2025年10月03日
    4
  • 2010款江淮和悦rs油耗怎么样(2011款江淮和悦rs18排量真实油耗)

    江淮和悦RS油耗如何搭载8L131马力L4发动机,匹配5挡手动变速箱车型,平均油耗为84升/百公里,油耗范围在54~113升/百公里,参加测试车主共有106位。江淮和悦RS改名为瑞风M2后,将正式划归至瑞风M系列车型当中,瑞风M系列将作为江淮MPV产品序列的

    2025年10月05日
    5
  • 三菱蓝瑟改装evo9/三菱蓝瑟改装图片

    三菱的EVO一共有几代?三菱EVO系列自1992年问世以来,经历了十代车型的演变,每一代都代表了三菱对汽车性能的不断追求和创新。从第一代EVO的上市,到1994年的改进版,EVO系列不断在技术和设计上进行突破。1995年,第三代EVO的推出标志着其设计达到了

    2025年10月07日
    2
  • 必看教程“微乐麻将万能开挂器免费会检侧到”实测确实有挂

    微乐麻将万能开挂器免费会检侧到是一款可以让一直输的玩家,快速成为一个“必胜”的ai辅助神器,有需要的用户可以加我微下载使用。可以一键让你轻松成为“必赢”。其操作方式十分简单,打开这个应用便可以自定义微乐小程序,只需要输入自己想要的开挂功能,一键便可以生成出微乐

    2025年10月21日
    3
  • 介绍一款“JJ斗地主怎么才能得到好牌”确实有神器

    >>>您好:JJ斗地主怎么才能得到好牌,软件加微信【】确实是有挂的,很多玩家在斗地主中打牌都会发现很多用户的牌特别好,总是好牌,而且好像能看到其他人的牌一样。所以很多小伙伴就怀疑斗地主斗地主是不是有挂,实际上斗地主确实是有挂的加客服微信【】安

    2025年10月24日
    3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3日

    我是深度思考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3日

    希望本篇文章《湖北小城焕发生活气息》能对你有所帮助!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3日

    本站[深度思考]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3日

    本文概览:  原标题:一个湖北县城重现烟火气   3月11日,封城46天后,麻城迎来了“解封”。   这天阳光灿烂,一大早,人们走出家门,呼吸久违的自由气息。清冷、安静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