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引用的新冠数据更新停更三年,创始人揭秘背后心路历程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年后,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年后 ,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 ,这标志着全球抗疫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标志着人类社会携手抗击病毒取得了重要胜利。

  三年里,“据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疫情统计数据显示”这行字 ,频频出现在全球主流媒体用于疫情更新发布的报道中。据央视新闻,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传播时,多国主流媒体或政府卫生部门在进行疫情更新发布时 ,都在引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疫情数据更新图 。而这份备受全球瞩目的疫情数据更新图背后的主要创作者来自中国。

↑董恩盛

  近日 ,红星新闻专访了这张疫情数据更新图的主要创作者和发起人——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土木与系统工程系的博士生董恩盛。

  回忆起三年前疫情数据更新图刚“诞生 ”时的心情,董恩盛称,“很累 ,但很激动 。”“可能因为当时太累、太困,反而将事情都记得很清楚。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切都好像就发生在昨天 ,是很新鲜的回忆。”

  连轴转了好几周

  “做梦都梦见把数据记错了 ”

  2020年1月上旬,在美国读博一的董恩盛便注意到了中国国内关于疫情的报道,并了解到国内疫情已经进入了发展阶段 。“当时国内已经有了很多相关消息 ,但美国几乎还没有关于新冠疫情的相关报道 。”出于关注,董恩盛当时便开始收集数据,并做了一些小样。

  带着初步做的准备 ,董恩盛预备在与导师沟通学期计划时提及设计疫情地图一事。

  “没想到导师先开口,提议做个地图 。这是(我们之间)非常有默契的一件事”,董恩盛介绍称 ,自己与导师此前曾一起设计过美国麻疹的风险图 ,所以导师比较熟悉自己的技术路线。与导师一拍即合后,董恩盛在七八个小时内完成了初版疫情地图的搭建。“实际上做地图花的时间还算比较短,比较复杂的还是数据收集 。 ”

  据董恩盛介绍 ,在最初阶段,所有的数据都是靠自己一个人手动输入。“在各个国家或地区发布相关数据后,我就要马上实时更新。当时连轴转了好几周 。 ”据他介绍 ,由于各地数据更新时间 、频率不统一,且更新平台也比较零散,再加上时差等问题 ,自己刚开始一个人忙得“焦头烂额”,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

  “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挺)过来的,现在回想起来都还感觉很神奇。”董恩盛回忆起那段时光称 ,自己也记不清每天能睡几个小时,“我就睡在电脑旁边 。清醒的时候就更新一些数据,撑不住了就睡一会儿。 ”不过即便是在休息的状态下 ,董恩盛也时刻保持着“高级戒备状态”。“我有次做梦都梦见我把数据记错了 ,当时被吓醒了,赶忙爬起来查看自己究竟有没有记错数据 。”他回忆道 。

↑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项目的不断发展 ,主要团队变成了三个人——他们又邀请了导师的另一个中国留学生杜鸿儒加入了开发团队,一同开展疫情地图项目。

  学校在得知这个项目后,也安排了一批志愿者 ,以组建一个团队进行数据收集。不过随着疫情的全球扩散,团队逐渐意识到仅依靠人工输入数据,显然是不可行的 。为此 ,团队开始逐渐将数据收集的方式由手动转为自动。自动化收集数据后,更新频率最快可达到每半个小时更一次。

  尽管这一方式能自动获取各地发布的数据,减少了人为参与流程 ,“但考虑到数据源的数据也是人工录入的,所以我们有时也需要对数据进行人工核对 。 ”董恩盛解释称,除了数据收集 ,数据核实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这也是我们的数据被全世界信赖的原因”。

  最高日点击量46亿次

  “一旦宕机,我就会很焦虑”

  董恩盛坦言,一开始收集数据 ,其实只是为了自己写论文。据悉,董恩盛一开始希望研究“新冠疫情全球传播预测 ”,如疫情会首先在哪些国家暴发?会传播到哪些国家?它(传播)的概率有多大?“但是后来我发现别人已经用我收集来的数据发表了(相关主题的)论文 ,我就只能调整研究方向 。”董恩盛说。

  据央视新闻,该疫情地图上线后,便成为多国政府高层、公共卫生学者和主流媒体引用最多的疫情数据来源。“据我所查 ,最高单日点击量达到了46亿次 。”实际上,董恩盛最开始并未考虑访客上限这一问题,“我当时觉得供几百人用就可以了 ,没想到会这样。 ”

  董恩盛称,在经过各大主流媒体报道之后,大量用户涌入网站 ,导致后台访问量严重超载 ,给疫情地图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曾数次造成服务器宕机,“有时候能短时间内宕机两三次。一旦宕机 ,我就会很焦虑” 。

  随着权威机构的引用,越来越多的人也知道了这张来自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疫情更新图 。“一开始我也没有在意,但是后来不停有人向我提起这件事。”董恩盛称 ,当时一门课的西班牙助教告诉他,其在西班牙的朋友说当地每天都在用这个地图(进行统计),“当得知这个地图是我做的之后 ,助教也觉得很惊讶。 ”

  董恩盛补充称,其在墨西哥的朋友也告诉他,他的奶奶之前并不知道“约翰斯·霍普金斯 ”这所大学 ,现在才知道这所学校 。而董恩盛远在大洋彼岸的家人也为他感到骄傲,“感觉是自己家人做出的贡献”。

  三年终划下句号

  这张地图是“时代创造的结果”

  2023年3月10日,考虑到数据质量、人力资源等因素 ,团队宣布这张新冠疫情更新图“停更 ”。至此 ,这张诞生于2020年1月的新冠疫情地图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5日,美国,民众接种新冠疫苗 据ICphoto

  董恩盛解释称 ,其实这张图的“存活”时间已经远超出了自己的预期。“三年来,这个团队的人员在不停流动。我好像是唯一一个从头至尾看着这个地图从诞生到结束的人 。”董恩盛说,每逢向别人提起这张疫情地图时 ,自己都会说“这是我看着长大的 ”。即便是在后期,不需要再在地图上花费过多精力,董恩盛也会每天刷新地图 ,“我每隔几个小时都会去看一眼(这个地图)。”

  “停止更新的当天晚上,我突然有一种梦回三年前的感觉,”董恩盛回忆 ,尽管当天自己表面还算平静,但内心(对这个地图本身)还是有些不舍 。回望过去这三年,董恩盛称自己在锻炼了学术能力的同时 ,也锻炼了自己在团队中的领导能力 ,“这是很难得的机会。 ”

  董恩盛形容,这张疫情地图“既是疫情的记录者,也是参与者”。在他看来 ,这张地图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可以让全世界的人像看足球比赛一样看疫情的发展 。这是此前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他补充称,这张地图是“时代创造的结果 ”,并不是靠自己就能完成的项目 ,还需要学校 、导师、团队的支持。

  谈及未来,董恩盛坦言自己希望能在学术方面有所发展,但对未来的职业方向“还是比较忐忑”。不过他表示 ,未来若再遇到此类公共事件,自己还是希望参与其中 。

  此外,现在正研究“人们对传染病疫苗接种意愿”的董恩盛提醒称 ,希望大家不要彻底忘记(新冠),尽量做一些措施保护自己。

  红星新闻记者 黎谨睿

本文来自作者[新闻资讯]投稿,不代表深度思考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m.chatgptbotai.cn/zlan/202509-1275.html

(1)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4日

    我是深度思考的签约作者“新闻资讯”!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4日

    希望本篇文章《全球引用的新冠数据更新停更三年,创始人揭秘背后心路历程》能对你有所帮助!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4日

    本站[深度思考]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新闻资讯
    新闻资讯 2025年09月04日

    本文概览:  2020年1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三年后,2023年5月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